3月24日,寧德時代舉行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,董事長曾毓群就市場關注的麒麟電池、鈉離子電池、大圓柱電池、固態電池以及與福特的合作、鋰礦返利計劃等熱點話題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。
年報顯示,2022年全年,寧德時代營業總收入達到3285.94億元,同比增長152.07%,首次突破3000億元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7.3億元,同比增長92.89%。
同花順數據顯示,寧德時代最新報393.58元/股,總市值9613億元。日前公布的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上,今年55歲的曾毓群財富為2350億元,較上年下降34%(1210億元),位列中國第四;全球排名第37位,比上年下降13位。

多款電池齊發
作為動力電池行業龍頭,寧德時代電池新技術研發進展及迭代受到市場密切關注。
已量產的麒麟電池應用場景及主要客戶群方面,曾毓群介紹,“無麒麟不高端,高質量發展高端車型將來都是麒麟的優質客群。麒麟具有快充、安全、能量密度等優勢。”
大圓柱電池研發進展方面,曾毓群表示:“公司的麒麟電池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能、快充性能、循環壽命等方面遠超國內外友商的4680等大圓柱電池,是公司的主要方向之一。同時,應個別客戶特殊應用要求,公司已研發成功4680、4695等大圓柱電池。同比進行測試,我們的大圓柱電池循環壽命是國內外友商的3倍以上,能量密度比友商高出10%以上,安全性遠超友商,接近我們的麒麟電池?!?/p>
新技術M3P電池量產方面,曾毓群表示:“M3P大規模應用情況下降本增效,低溫性能、能量密度優于鐵鋰,成本優于三元。預計將于今年量產交付,具體車型上的應用請見后續發布。”
凝聚態電池研發方面,曾毓群表示:“對比全固態電池,我們的凝聚態電池可更快實現量產,且實現高比能與高安全兼得,具體請見后續發布?!扁}鈦礦電池方面,曾毓群表示,“進展順利,正在按計劃推進?!?/p>
針對固態電池會取代液態電池成為電池主流這一觀點,曾毓群認為:“目前行業研發方向上有全固態、半固態(半液態)電池等多種技術形態,有很多科學及技術的基礎問題尚未解決。就像前幾年行業在喊的石墨烯電池,某些技術仍然未見真正落地?!?/p>
全面電動化趨勢不變
面對2023年汽車行業需求景氣度不佳,針對公司如何同時保證市占率和單瓦時盈利不下滑的問題,曾毓群表示:“公司業務分好幾塊,國際國內儲能業務、國際國內乘用車、國際國內商用車、電池材料及回收、電池礦產資源及其他業務(含技術授權)等,汽車行業需求(國內中低端小型車)只是短期增速同比去年階段性放緩,公司總體仍然增長顯著。”
“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并不等于電池的滲透率,大家只看到了乘用車新車的滲透率,而沒有看到其他電池應用的巨大需求空間,未來仍有十倍以上空間。我們廣泛的技術與產品儲備,在市場上還有N個應用增長極?!痹谷赫f。
近期,燃油車大幅促銷引來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下滑的擔憂,對此,曾毓群認為:“短期因為國6升級清庫存,可能對新能源車電動化率有點影響。新能源車的綜合競爭力已高于燃油車,優質供給持續擠出,我們對新能源車快速增長抱有信心,電動化率提升大趨勢不變?!?br>對于電池價格戰及產能過剩的市場擔憂,曾毓群表示:“低質量、低水平的電池產能大量重復建設一哄而上就會一哄而散,影響產業健康發展。相信相關部門會關注及疏導?!?/p>
寧德時代海外合作項目也是關注焦點。對于公司與美國福特的合作以及匈牙利工廠建設進展,曾毓群表示:“均按計劃進行中。”
?“福特汽車正是看中我們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布局及優秀的制造、供應鏈能力,跟我們合作‘LRS’的商業模式,這個模式正是尊重知識產權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嘗試,也是我們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。全面電動化是零碳社會的必由之路,已成為全球共識和行動,所以電池應用的空間巨大?!?/p>
強化產業鏈布局
針對市場密切關注的“鋰礦返利計劃”,曾毓群表示:“我們正在推進與長期戰略客戶的溝通;不是降價,而是我們獲取了一些礦產資源,不想賺取暴利,分享到長期戰略客戶;如順利落地,有利于客戶、有利于行業;公司自有礦可以覆蓋該次行動涉及的鋰鹽當量,仍將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。”
近期,鋰礦價格持續下跌。有消息稱,寧德時代鈉離子電池即將量產。對于鋰礦價格下跌對鈉離子電池的沖擊,曾毓群認為,“普通的鈉電確實在鋰價降低的情況下體現不了明顯的優勢,我們的鈉電對鋰價波動不敏感?!?br>換電布局方面,針對下游汽車品牌是否愿意和寧德時代合作推進換電模式,曾毓群表示:“EVOGO的核心在于簡約、節約、共享。任何一個單一品牌的換電都只能服務于自己的車型,而我們的EVOGO可以實現共享。EVOGO的理念是平時開車時只需要一塊小電池,當你出遠門時增加1塊或2塊電池,畢竟出遠門的時間比較短,回來之后就可以將電池共享給其他人,可滿足追求簡約、環保、時尚的消費者低碳、低成本出行需求,可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?!?/p>
對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前景,曾毓群表示:“石油與煤炭這種能源是由自然稟賦決定的,同時它們是一次性消耗能源,我們鋰電池的優秀之處在于我們可以在金屬回收上做到90%+的回收率,所以就把自然稟賦變成了制造稟賦,而制造也是我們的優勢,所以回收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,也是可持續、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,所以將來某一天電池全部回收時,我們對自然稟賦的依賴就會非常少,更加凸顯我們的制造優勢?!?/p>